張鳳航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
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副教授
如果你需居家隔離,你如何調適自己?
居家隔離的對象是曾經暴露在流行疫區、確診病例的接觸者,不得自行外出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期間為14天應於指定處所進行居家隔離安排,自主健康管理定時密集量體溫,隨時掌握各種可疑徵兆,如有疑似症狀需就醫,立即通知當地衛生主管機關安排就醫。居家隔離者生活上遭受許多不便,心情難免擔心恐慌,可以透過親朋好友利用電話尋求情緒支持、告知生活所需,亦可電1925(安心專線),尋求專家協助,透過適當管道,獲得各種必要資源,如飲食、閱讀書籍、相關資訊。若對疫情有任何疑惑,可電1922 (防疫專線)。若覺無聊時,可藉由瑜珈、音樂、深呼吸等輕鬆韻律運動方法,都能透過大腦釋放感覺良好的腦內啡,使人們感到快樂,加速代謝後自然能忘掉憂慮與焦慮,亦可適時減輕或解除隔離後累積之工作壓力。多留意疫情的事實和數據,根據事實,判定自己的擔憂是否合理,面臨這次的危機而覺得辛苦,很無奈的時候,會有的一些心理創傷壓力反應,但是在疫情期間每個人都要了解一些不安、恐慌情緒管控,就能夠更加的調適自己心境,另外,儘量維持正常生活作息、攝取充份營養、保持運動習慣、不但可減低心理緊張、且增強身體免疫力,達到身心最佳狀況。
如果你和/或家人因隔離而遭到排斥,你可以怎麼做?
由於疫情的發生,自己或家人因隔離而遭到排斥,工作、生活節奏都被改變了而自由受到限制,亦面對街坊鄰居指點、恐懼、排 斥、對立等流言蜚語。從接納自己的情緒開始做起,然後逐步的恢復所有被侷限或改變的生活步調,控制飲食睡眠維持規律,以合理的態度看待事情,嘗試以更廣闊的角度了解問題的影響,問題會帶來短暫的影響,可以用柔軟的語言分享溝通疫情期間所面臨的處境,對他人的反應不必感覺受到屈辱,或許這次的危機事件可能已讓你受傷或觸痛,並且更會敏感他人的反應,種種的情緒反應回過頭來反而加重自己的負面感受,維持尊重、相互鼓勵,如此可避免人際間的衝突與摩擦。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