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COVID-19 疫苗 知識就是力量
更新日期: 2021/06/10 - NTUH FM VS張皓翔,R郭亭亞,R吳璨宇 前言 這份資料主要摘譯、整理自台灣CDC、美國CDC、Uptodate、各大期刊網站、學會及專家資訊,主要針對COVID-19疫苗常見疑問、疫苗簡介、特殊族群及罕見的不良反應,進行面向家庭...


Stay Home, Stay Safe 宅家最安全
印度插畫家 Vaibhav Piwlatkar,以簡單的線條、童趣的畫風繪製這段影片,呼籲大眾疫情期間最安全的防疫就是「躲」回家,這樣病毒怪獸沒有食物(宿主),就會餓扁扁消失啦!


防疫期間可使用的居家親子資源
姜義村 師大特教系系主任 這裡要分享一個防疫期間非常適合家長與孩子在家上班上學期間適合看的網路資源:「momo mini 親子電影院」,也非常適合老師們推薦給家長! 這個虛擬兒童電影院是由富邦文教基金會花了超多的人力資源,克服了難以想像的麻煩,許多國際非常精彩的影片引進,加...


安心手冊-心安事順 ‧ 疫情安穩手冊
分享 黃峻賢心理師「心安事順 ‧ 疫情安穩手冊」 隨著疫情加溫,相信自己以及身邊很多人都可能感到無所適從,黃心理師特別撰寫了這一份安心手冊,提供「安定與自我照顧」、「焦慮溝通與提供協助 10 招」等方法,並統整了面對疫情實際而有用的資訊。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人人上手
分享永齡健康基金會製作「COVID-19個人防護包」 面對嚴峻的疫情,我們都可以從自身做起,學習一些防護知識,掌握這些「武器」也能幫助我們減少應對疫情的焦慮喔!


定、安、好〜與青少年及家長談面對世界疫情蔓延的心理防疫〜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心防疫工作小組執行長 丘彥南 自今年一月至今,依全球通報統計,超過1千6百萬人確診新冠肺炎,接近66萬人因此死亡。然而,因為許多國家缺乏足夠的檢測與照護能量,甚至部份國家被認為有隱匿疫情統計的情況,所以實際感染及因而過世者應遠超過...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心書齊振~心防疫百萬贈書分享活動」
新聞稿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與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及心靈工坊出版社合作,於民國109年7月8日推出「心書齊振~心防疫百萬贈書分享活動」,積極參與新冠病毒肺炎防疫紓困及疫情後新(心)生活促進經濟振興之活動,期盼增加台灣之正向心理防疫動能。...


The Motivation of Writing Seven Pieces of Psychological Aid Songs for COVID-19 Pandemic
Chiu, Yen-Nan I wrote lyrics of Seven Pieces of Psychological Aid Songs for COVID-19 Pandemic with the intention to do my part in mental...


武漢肺炎疫情正熾~精健道中有自在~
胡海國 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傳了幾次LINE信息,好友卻未讀未回,擔心極了,幾天後終獲一份喜訊:好友在疫情正熾,種種活動取消之際,放下手機,把堆積30年的老書房整理一番,欣喜有書房之新擺設方便讀寫使用。能有如此灑脫與自在,確是人生勝境。...


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正熾~精健道裡的人心溫暖~
胡海國 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很警悚的社會新聞,除了一天所增加了多少位不幸染武漢肺炎(COVID-19)的確診個案數,令人恐懼之外,尚有令人哀傷之事件,如「居家檢疫14天,情侶住處雙亡」(自由時報,四月四日),又如「女大生和男友通完電話…跳軌亡」(自由時報,三月卅日),再如...


心防疫❤七部曲 大聲唱❤一起跳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 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構想起源: 參與促進全民正向心理防疫能量的行動,盡一己心力。 構思: 選取大眾耳熟能詳且能簡易上口的歌曲改詞,裨益傳唱。 搭配COVID-19防疫所需有趣活潑地傳遞正向提醒,善意互助訊息與感恩,促進溫暖的團結防疫氣氛與共識行...


清明掃墓的家庭衝突...
陳書梅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兼任教授 Q:清明掃墓在即,我接受學校建議不要回家,以免群聚感染,但是阿嬤很不諒解,怎麼可以不回家祭祖? 我如何安撫她的心情,如何減少我的罪惡感? A:在疫情階段,您依循學校的建議 —...


你我都是社區家園的最佳防護員~心口為德~
丘彥南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 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每個人隨時隨地都是第一線防疫員~ 每個人不拘性別、年齡、居住地,都是第一線防疫員,也是後援部隊的一員。 您可以協助:正向鼓舞士氣、送餐、分發物資、防疫衛教、正確節用物資、環境清潔、相互提醒防漏、分享您良善的心意、想有...


疫情發展與心理健康 大眾宣導的建議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 台北榮民總醫院教學部實證醫學中心研究員 同理:人們為何感到恐慌與壓力、面對風險人們經常自有一套衡量的方法,可能反應不夠或反應過度; 鍛鍊:強化大眾心理韌性強度是挑戰,是戰勝(現在或未來)疫情必要的武器,也是提升自我身心保健習慣的重要契機;...


疫情下的情緒危機處理:三段式情緒預備、支持與與壓力釋放以職場為例
張愛倩 亞安情緒危機處理團隊 (武漢肺炎)新冠病毒疫情在台灣自今年初發現第一案例,至今尚未受到完全的控制,或發展出解藥,媒體每日報導感染病例相關新聞。無法預測這樣的狀況要持續多久。每天處於擔心害怕的狀態,嚴重的會影響到我們的睡眠跟食慾,害怕去公共場所。感覺上我們無法控制我們...


用「書目療法」提升居家防疫的心理健康
陳書梅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兼任教授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民眾普遍都會擔心,到底如何防疫才是有效的?自己、家人、親友會不會染上這種疫症?疫情什麼時候才會消停,讓生活恢復正常?這些問題,專家也還在努力研究。對此,大家都會因為充滿不確定感,而產生困惑...


開學了!做好親師生情緒調適與壓力因應
楊俐容 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 隨著開學日到來,因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情緒波動匯聚校園,成為教師、學生與家長的重大壓力源。除了宣導疫病的成因、治療與預防措施之外,親師生三方之心理健康工作同樣不容忽視。 本會長期投入學齡兒童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運用心理急救原則對這波生物災難的一些建議
歐陽文貞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 衛福部嘉南療養院副院長暨老年精神醫學專科醫師 自今年(2020)一月二十一日台灣確診第一例境外移入的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案起,至今(2/22)已超故一個月,加上中國大陸自2019年底至今仍持續新型冠狀病毒流行病(Corona-virus...

bottom of page
